發布時間:
2022-12-12 10:34
今年以來,霍州煤電木瓜礦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按照高起點、創一流的要求,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全員集智發展之路,加快推進產學研結合與成果轉化,形成具有企業特色的創新體系,不斷增強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優勢。
健全機制搭平臺
在木瓜礦副斜井口,“五小”創新模型展吸引了員工們駐足觀看。該礦工會副主席董靈君介紹:“礦上定期舉辦‘五小’成果評比,就是為激發員工由‘勞動型’向‘智技型’轉變”。
木瓜礦不斷完善技術創新體系,高標準組建了科研團隊,下設8個研發小組,圍繞智能化建設、瓦斯治理、水害防治等開展重大技術攻關,解決制約煤礦發展的技術難點、堵點,健全完善創新考核、評價、激勵與約束機制,培育科技創新的良好生態和不竭動力。
為充分發揮各級各類人才的聰明才智和獨特優勢,該礦成立了以創新工作室為載體的“三化”融合創享中心,調動廣大干部員工積極參與技術創新。截至目前,該礦完成科技攻關項目21項,全員創新成果57項,受理授權實用新型專利4項。其中黨建+安全矩陣榮獲山西省煤炭工業協會三等獎,“6.5m大采高智能化綜采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大采高工作面堅硬頂板初次來壓預裂控制技術研究應用”經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鑒定,技術水平為國際先進,礦井榮獲山西省煤炭學會“科技創新煤礦”稱號。
全員集智忙創新
木瓜礦圍繞“先進產能”戰略,加快井下數字化建設和智能化改造,將科技創新的觸角延伸到礦井的各個方面,讓全員成為創新因子。
在智能化礦山建設中,木瓜礦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牽引,形成“一個平臺、兩個中心+萬兆工業環網”總體布局,建成10-208綜采智能化工作面,三盤區皮帶上山巷恢復使用掘進機器人;通過優化設計,開展單進攻堅,快掘作業線單進水平突破400米;完成產量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增設14路攝像儀,加裝電子封條,實現對作業過程中的全過程監督和全流程管控,為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木瓜礦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工藝,對井下地質條件進行窺孔分析,優化系統巷道設計,針對10-208、10-206相鄰工作面動壓影響,巷道煤柱側幫鼓嚴重壓力大、頂板堅硬不易垮落問題,制訂的專項水力切頂技術方案,解決了下隅角懸頂問題,減小了超前段巷道壓力。在9-200工作面推廣應用的小煤柱開采技術,減少了資源浪費,提高了煤炭采出率。
按照“全員參與、持續推進”的原則,木瓜礦全力打造“五小”品牌,主強力皮帶機尾清倉小皮帶機頭大架,解決了因主井強力皮帶機尾清倉小皮帶延長,與原先電滾筒不匹配的問題,節約成本費用5萬元;修建電動運人膠輪車輔助臺階,方便了人員上下車,提高了運人作業安全性。
激發活力育人才
在木瓜礦加快創新驅動變革中,今年6月份,又自主安裝投用10-208智能化工作面。
為了跟上智能化開采技術進步的步伐,該礦牢牢抓住人才“第一資源”,拓寬選人視野,精心搭建橋梁,依托智能化大學生班組,集聚青年人才,為企業贏得發展主動權。
木瓜礦深入摸排智能化生產應用的瓶頸問題,以“11331”技術創新、崗位創效為平臺,成立黨員+青年骨干課題攻關小組,帶頭破解在液壓機械、網絡傳輸保障、工藝設備推廣等方面的難題,先后完成蜂巢式礦山網絡融合技術研究、光纜盤輔助旋轉裝置、視頻AI識別與綜采設備聯動等10余項成果,特別是由他們自主研發設計基于智能調度和智能管控超級礦山管家的成功應用,為礦井智能化建設貢獻了青春力量。
木瓜礦還依托“三化”融合創享中心,采取“內培外訓”和“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辦法,積極構建崗前培訓、導師帶徒、崗位練兵、技術比武、項目評比技能培訓模式,大力培養符合礦井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相繼涌現出以張揚、張偉、王新龍等為代表的一批高技能人才。
數字轉型任重道遠,全面變革催人奮進。面對加速建設世界一流煉焦煤企業的時代重任,木瓜礦將牽住“創新”這個牛鼻子,全力推動數字轉型,破題攻堅,在企業全面變革發展的前進道路上勇毅前行。
(王曉玲)
這里是占位文字
上一頁
上一頁